冬季为什么宜吃红豆?
红豆,因为富含淀粉,也被人们称为“饭豆”,是人们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杂粮。早在明代,《本草纲目》就有红豆食疗功能的记载:“律津液、利小便、消肿、止吐”,能“解酒毒,除寒热痛肿,排脓散血,而通乳汁”。
古往今来,红豆与其他谷类混合,制成豆饭、豆粥、豆沙包等主食,成为经久不变的科学食用方法。
豆沙包里的豆沙有两种制作方法:一种是不去皮,红豆煮烂后,带皮一起压成豆蓉,直接炒制;另一种是将红豆压成豆蓉后,倒入滤网,网下放一碗水,一点点洗,豆沙沉入水里而皮留在网中,全部洗好后,豆沙带水放进锅里,慢慢炒制。
煮红豆时,开锅之后加入凉水,能加快红豆煮开花。炒豆沙时,不要太干,因为在变凉过程中水分还会蒸发。
有了豆沙,再将已发酵面粉加入适量碱液,揉匀,搓成长条,按量下剂,将剂按成中间厚、边缘薄的锅底形状,左手托皮,右手用匙将馅放入皮中,收严剂口,捏制成形。依次做完,上屉蒸熟,便是具有“消胀肿,利小便”食疗作用的豆沙包了。
在中医看来,雪天宜吃红豆还有一个原因:食物中的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的作用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红豆药用验方:
红豆桑白皮汤(《本草拾遗》)红豆60克,桑白皮30克,加水煎汤,去桑白皮,饮汤食豆。具有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。主治脾虚水肿、脚气、小便不利。
茅根煮红豆(《后补缺方》)白茅根250克,红豆250克,加水煮至水干,除去白茅根,将豆分数次嚼食。具有健脾利尿的功效。主治水肿、小便不利。
也值得一提的是,有人煮红豆时加碱,这虽然能使红豆加速变软,但会破坏红豆中的营养成分,降低人体对铁质的吸收。
-
-
从亚健康说中医养生文化
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养生文化关注和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,中医可采用顺时养生、调神养生、饮食养生、传统健身术等多种养生方法,逐渐改善人体的内环境,使人体内环境、外环境以及内外环境达到平衡、和谐,向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方... [详细]
-
春季保健谨防温差变化伤身
春回大地,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,到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生机。但是,阳气渐生的春季阴寒尚未退尽,尤其是早春时分,大部分时间气温仍然偏低。而且春天处于寒温交替之际,气候变化频繁无常,或阳光明媚,和风送暖;或阴雨连绵,寒气袭人。即... [详细]
-
水分穴功效很神奇,教你按摩技巧
水分穴,人体穴位,别名:中守穴,中管穴,分水穴。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,注治腹泻等疾病。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,小部分散于任脉之外。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。【功能主治】功能:通调水道、理气止痛。主治:水肿,小便不通,腹泄,腹痛,反胃... [详细]
-
听过"少即是多"的饮食习惯吗?
什么叫“少即是多”的饮食习惯?听着很不习惯,但说明白些就是,如果你这儿吃的少点儿,那儿吃的多点儿,那么这样的饮食搭配就会很合理。可究竟什么应该吃的少点儿,什么又应该吃的多点儿呢?一项研究表明,你日常饮食习惯中的一点... [详细]